- A+
各位能想象吗?
凌晨两点,各位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来,转账密码框自动弹出,各位的钱迅速转走……
这不是“鬼故事”,更不是科幻电影,而是深圳一名小伙子前段时间的真实经历!
听完他的故事,很多网友只觉得头皮发麻,不可思议……
深圳小伙子小杨,是一名“00后”年轻人,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事,他至今心有余悸。
今年5月16日凌晨2点多,喧嚣的城市已进入宁静,而他也早已在睡梦之中。
然而,此时,他的手机却自动着手“忙活”起来。有人采纳他的个人信息在分期乐APP上成功贷款49920元,仅仅7分钟后,款项就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中。
而这一切,小杨一着手毫不知情。
随后,在5月6日、7日、8日凌晨,银行卡陆续有七笔数字人民币兑出记录,共计29983元被悄悄转走。
直到5月10日,小杨突然发现银行卡收到分期乐的转账,后知后觉的他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,立刻指定报警。
警方让他先固定证据。
当晚,小杨守着手机,到了凌晨2点多,果然,手机的屏幕突然亮了起来,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声声频繁的震动。
他睁开眼睛,眼前的一幕却让他顿时头皮发麻:
他明明没有动手机,而密码框里却自动输入了一串密码,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背后办理一样!
小杨被吓得浑身发抖,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拿起手机,想修改密码,但手机不受他控制,一直在疯狂转钱。
等到他重启,才重新获得手机的控制权,但此时他的手机还是被转走了两笔钱。
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小杨根本不敢相信,自己的手机会“自动办理”,这种天方夜谭一般的怪事,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究竟是谁在操纵这一切?
背后这双“看不见的手”到底是什么来头?
5月11日,小杨在家人的陪同下,去银行将卡挂失,并再次报案。
在警方的追踪下,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。
在调查过程中,警方发现小杨手机中出现了一个名为AXY player的软件,这个软件在手机桌面无法显示,只有通过查询手机采纳记录才发现,像个“幽灵”一样,藏在手机深处。
它在案发凌晨频繁自启动,疑似在进行屏幕录制或截取等办理,极有可能是不法分子用来获取他手机办理信息的系统。
更气人的是,不法分子在他的手机下面创建了好几个数字人民币钱包,专门用来转移赃款。
手机记录显示,这些钱被转到别人的"交通银行匿名钱包"之类的地方。
而这些匿名钱包,都是没有经过实名认证的。
这意味着资金一旦转入这些匿名钱包,如同石沉大海,追踪难度极大。
既然钱款的去向追踪不到,警方着手调转思路,追查借款平台。
然而,平台方给的答复更是厚颜无耻。
他们说,乃因小杨是这个网贷平台的“老客户”,曾经在这里创建账户过,也借过款,故而“申请贷款时无需再次核验身份,输入密码即可”。
除非他更换设备或手机号,才会触发人脸识别。
而那借款5万块的贷款合同上,需要签字的地方,竟然都是打印体!
也就是说,网贷平台对于风险监管这一块,简直是白纸一张,完全形同虚设。
睡一觉起来,竟然睡出了一屁股债。
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,许多网友表示震惊和担忧。
而震惊之后,这件事却让人细想起来,浑身发麻。
只要在网贷平台有过贷款记录,那么下一次贷款连身份都不用验证了?
去银行取5万块的现金都需要上柜台,而网贷只要按个密码就具备了?
更核心的是,凌晨2点,一个莫名的手机APP竟然能控制整个手机?
或许,本站密不透风的互联网和手机系统,早已千疮百孔,遍布风险。
这种“隔空转账”的真实经历,并不是小杨一个人才有。
57岁的重庆大姐侯女士平时没事就喜欢看看短视频。
一天,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她点到了短视频的一个链接,这个链接是电诈分子的陷阱,点了之后一个月要扣800多。
被吓懵了的侯大姐,听到对方这么说,内心变得很慌张。
这时,对方说要她下载一个邮政APP,然后又要她下载另一个软件,侯大姐都照做了。
可谁知道,下载了之后,这个手机就像不受控制了似的,不断地涌现出一些扣钱信息。
六神无主的侯大姐只好赶紧打电话告知儿子,儿子一看,银行卡和存折里,已经被扣了8万多块钱。
正当骗子还想办理下一张银行卡的时候,儿子赶紧报警,警方成功拦截了下来。
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养老钱被全部骗走,侯大姐的眼泪就一直没停过。
但伤心之余,她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,邮政APP这是正规的银行APP,怎么没一点风险警告呢?
原来,在她转账的时候,邮政银行已经察觉到异常了,当时也打了电话,但一直没能打得通——被骗子叫侯大姐下载的另一个APP拦截了。
AVA官网 il=660x2147483647&quality=80&type=jpg" alt="“睡一觉,欠一屁股债!”深圳00后小伙凌晨“手机幽灵”事件,真是防不胜防啊……" width="645" height="990" onload="this.removeAttribute('width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height'); this.removeAttribute('onload');" alt="“睡一觉,欠一屁股债!”深圳00后小伙凌晨“手机幽灵”事件,真是防不胜防啊……" />
他们利用一真一假的障眼法,先让别人下载一个正规银行的软件,然后再下载他们指定的APP,利用这个APP转账,套取别人银行卡里的钱。
真相大白后,很多人内心惶恐不安: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啊。
层出不穷的电诈信息,真的令人防不胜防。
无独有偶。
上海一个老人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件。
上海的徐老伯自从学会网购后,总喜欢浏览各种各样的购物网站。
一天,他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网购退费的工作人员,乃因徐老伯买的东西没有货,要给他退费。
徐老伯信以为真,于是在对方的引导下,下载安装了某一个软件。
谁知,这个软件一下到手机里,手机像是不受控制一样,被远程操控了。
徐老伯的家人赶紧打电话报警,警方到达的时候,徐老伯手机里的理财产品连密码卡号都被套出来了,只差一个验证码就要被全部卷走。
关键时刻,警方跟骗子上演了一场极限拉扯。
将时间拖到验证码超过时效,警方将手机关机,老伯卡里的410万才算得以保全。
细细想来,真是惊心动魄。
“隔空转账”这种“鬼故事”一般的骗术,在本站身边竟然就这样发生了。
而评论区里,很多网友也现身说法:
这些真实的案例,都在告诉本站:
手机并不可靠,在本站不知道且看不见的时候,各位手机里的陌生APP,可能正在后台运行,想方设法转走各位的钱。
一旦骗子们盯上了各位,财产损失是必然的。
这些真实存在的案例,真的让人担惊受怕,脊背发凉。
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,本站的财产可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那么,面对这种风险,作为普通人的本站该怎样应对?
第一:定期检查手机安装的所有应用软件,陌生人推的软件千万不要下载。
对那些长期不用的“僵尸”APP,不只是卸载,还必须进入APP内找到“账户注销”用途,彻底关闭账户,这样才能以绝后患。
而在外面,经常有陌生人拿着礼物要各位下载某一个APP,这样的情况最好是直接拒绝。
前段时间河北一名女士就乃因帮人完成任务,下载了某个APP,结果手机凌晨被操控,向外转账,10分钟,2万块没了。
有时候,不是本站心狠,而是骗子太多,防不胜防。
第二:陌生的网站,不认识的短信链接,千万不要点开。
好奇害死猫这句话,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,真的是具备具象化。
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点开了某一个链接,但各位很有可能是点开了一个手机木马病毒,点开和办理的步骤流程越多,各位手机被他们操控的程度就越高。
那些要各位点开链接的短信,那些社交媒体上发过来的陌生网站和视频,一律不要相信,直接删除即可。
第三:有关钱财的APP,一定要有“多重保护”;
在所有金融类APP的配置中,务必开启指纹识别、人脸识别和短信验证码进入账户。
开启多重验证,虽然麻烦了一些,但大大降低了风险。
方便的情况下,具备配置银行卡或者网贷平台的交易额度。
配置了固定额度,就算损失也不会让人将家底全部掏空。
最后,一定不要轻易接触网贷平台。
那些网贷平台,鱼龙混杂,风险监管千疮百孔,且一旦进入网贷平台,各位的身份信息全部都是透明的,没有任何隐私可言。
骗子和强盗往往是互相勾结的,他们利用各位的身份信息去做什么事,本站根本毫不知情。
故而,最好的办法,就是远离他们。
财产可靠无小事,一次疏忽可能造成的是一辈子很难翻身的代价。
多留个心眼,多提高警惕,让手机成为真正可靠的通讯系统,而不是深夜里背叛各位的“幽灵”。
PS.碎片化时代,坚持原创不易,欢迎在文稿结尾给本站点一个【赞】+【在看】,各位的容许就是继续创作的动力!
识别二维码 ★ 关注桌子
推介阅读(点击蓝色小字即可):
本文编辑:redision,排版:造梦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难点请联系后台。
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。我是桌子,谢谢各位的阅读。